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
(共計123小項,合并之后93項)
第一部分 新入選項目
(共75項,合并后為69項)
序號 |
類別 |
編號 |
項目名稱 |
申報地區(qū)或單位 |
1 |
一、民間文學(5項) |
|
蘿崗香雪 |
廣州市蘿崗區(qū) |
2 |
|
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 |
廣州市增城市 |
3 |
|
望煙樓的傳說 |
深圳市寶安區(qū) |
4 |
|
崖門海戰(zhàn)流傳故事 |
江門市新會區(qū) |
5 |
|
陳三五娘傳說 |
潮州市湘橋區(qū) |
6 |
二、傳統(tǒng)音樂(5項) |
|
乳源瑤歌 |
韶關(guān)市乳源瑤族自治縣 |
7 |
|
石塘月姐歌 |
韶關(guān)市仁化縣 |
8 |
|
紫竹觀道教音樂 |
汕尾市陸豐市 |
9 |
|
雷州音樂 |
湛江市雷州市 |
10 |
|
瑤族八音 |
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|
11 |
三、傳統(tǒng)舞蹈(3項) |
|
鐃鈸花 |
梅州市梅江區(qū) |
12 |
|
打蓮池(蕉嶺蓮池舞) |
梅州市蕉嶺縣 |
13 |
|
麒麟白馬舞 |
肇慶市封開縣 |
14 |
四、傳統(tǒng)戲?。?項) |
|
雷劇 |
湛江市雷州市 |
15 |
五、曲藝(為4項) |
|
粵語講古 |
廣州市越秀區(qū) |
16 |
|
粵曲 |
廣州市 |
17 |
|
竹板歌 |
梅州市蕉嶺縣、梅州市興寧市 |
18 |
|
東坑木魚歌 |
東莞市東坑鎮(zhèn) |
19 |
六、傳統(tǒng)體育、游藝與雜技(3項) |
|
龍形拳 |
惠州市惠城區(qū) |
20 |
|
莫家拳 |
東莞市橋頭鎮(zhèn) |
21 |
|
南枝拳 |
揭陽市榕城區(qū) |
22 |
七、傳統(tǒng)美術(shù)(3項) |
|
貓頭獅 |
河源市和平縣 |
23 |
|
潮州麥稈剪貼畫 |
潮州市湘橋區(qū) |
24 |
|
潮州彩瓷 |
潮州市 |
25 |
八、傳統(tǒng)技藝(26項) |
|
廣州琺瑯制作技藝 |
廣州市花都區(qū) |
26 |
|
廣州戲服制作技藝 |
廣州市越秀區(qū) |
27 |
|
廣州簫笛制作技藝 |
廣州市越秀區(qū) |
28 |
|
廣式紅木宮燈制作技藝 |
廣州市白云區(qū) |
29 |
|
紅釉彩瓷“滿堂紅”燒制技藝 |
深圳市 |
30 |
|
連平客家娘酒釀制技藝 |
河源市連平縣 |
31 |
|
石灣玉冰燒酒釀制技藝 |
佛山市禪城區(qū) |
32 |
|
九江雙蒸酒釀制技藝 |
佛山市南海區(qū) |
33 |
|
仁化土法造紙技藝 |
韶關(guān)市仁化縣 |
34 |
|
豐順埔寨紙花技藝 |
梅州市豐順縣 |
35 |
|
裝泥魚技藝 |
珠海市斗門區(qū) |
36 |
|
黃圃臘味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 |
中山市黃圃鎮(zhèn) |
37 |
|
咀香園杏仁餅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 |
中山市 |
38 |
|
金聲獅鼓制作技藝 |
江門市開平市 |
39 |
|
新會陳皮制作技藝 |
江門市新會區(qū) |
40 |
|
肇慶裹蒸制作技藝 |
肇慶市端州區(qū) |
41 |
|
金渡花席編織技藝 |
肇慶市高要市 |
42 |
|
浮洋方潮盛銅鑼制作技藝 |
潮州市潮安縣 |
43 |
|
潮州抽紗刺繡技藝 |
潮州市 |
44 |
|
潮州菜烹飪技藝 |
潮州市 |
45 |
|
楓溪手拉朱泥壺制作技藝 |
潮州市楓溪區(qū) |
46 |
|
醬油釀造技藝(揭陽醬油釀造技藝) |
揭陽市 |
47 |
|
貴政山茶葉陶罐制作技藝 |
揭陽市普寧市 |
48 |
|
普寧豆醬制作技藝 |
揭陽市普寧市 |
49 |
|
老香櫞(佛手瓜)制作技藝 |
揭陽市 |
50 |
|
橫經(jīng)席制作技藝 |
云浮市郁南縣 |
51 |
九、傳統(tǒng)醫(yī)藥(3項) |
|
保滋堂保嬰丹制作技藝 |
廣東省醫(yī)藥行業(yè)協(xié)會 |
52 |
|
西關(guān)正骨 |
廣州市荔灣區(qū) |
53 |
|
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 |
惠州市博羅縣 |
54 |
十、民俗(16項) |
|
畬族拜祖公圖 |
廣州市增城市 |
55 |
|
大盆菜 (下沙大盆菜、長安大盆菜) |
深圳市福田區(qū)、東莞市長安鎮(zhèn) |
56 |
|
后宅元宵漁燈賽會 |
汕頭市南澳縣 |
57 |
|
貴嶼街路棚 |
汕頭市潮陽區(qū) |
58 |
|
官窯生菜會 |
佛山市南海區(qū) |
59 |
|
陳村花會 |
佛山市順德區(qū) |
60 |
|
沙溪四月八 |
中山市沙溪鎮(zhèn) |
61 |
|
高流河墟 |
陽江市陽春市 |
62 |
|
廟會(九龍峰譚公廟醮會、東山祖廟廟會、馬塘廟會、鳳山媽祖廟會) |
惠州市惠東縣、云浮市羅定市、云浮市云安縣、汕尾市 |
63 |
|
舞木龍習俗(舞木龍、端午游木龍) |
東莞市厚街鎮(zhèn)、東莞市常平鎮(zhèn)橫江廈 |
64 |
|
雷祖崇拜 |
湛江市雷州市 |
65 |
|
德慶學宮祭孔活動 |
肇慶市德慶縣 |
66 |
|
八排瑤族婚俗 |
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 |
67 |
|
潮州“出花園” |
潮州市湘橋區(qū) |
68 |
|
豎燈桿升彩鳳 |
揭陽市揭東縣 |
69 |
|
擺豬羊習俗 |
揭陽市揭東縣 |
第二部分擴展項目
(共48項,合并后為24項)
序號 |
類別 |
編號 |
項目名稱 |
申報地區(qū)或單位 |
70 |
一、傳統(tǒng)音樂(2項) |
|
廣東漢樂 |
揭陽市普寧市 |
71 |
|
潮州音樂 |
揭陽市 |
72 |
二、傳統(tǒng)舞蹈(6項) |
|
麒麟舞(坂田永勝堂麒麟舞、大船坑麒麟舞、小金口麒麟舞、三角麒麟舞) |
深圳市龍崗區(qū) |
深圳市寶安區(qū) |
惠州市惠城區(qū) |
中山市三角鎮(zhèn) |
73 |
|
獅舞 (松崗七星獅舞、青蛙獅、青溪仔獅燈、碣石五色獅、青獅、高蹺虎獅、瑤族布袋木獅舞) |
深圳市寶安區(qū) |
韶關(guān)市樂昌市 |
梅州市大埔縣 |
汕尾市陸豐市 |
揭陽市榕城區(qū) |
揭陽市惠來縣 |
清遠市連州市 |
74 |
|
鰲魚舞 |
汕頭市澄海區(qū) |
75 |
|
龍舞(香火龍、草龍舞、六坊云龍舞、沈塘人龍舞、文章灣村簕古龍) |
韶關(guān)市南雄市 |
東莞市企石鎮(zhèn) |
中山市古鎮(zhèn)鎮(zhèn) |
湛江市雷州市 |
湛江市赤坎區(qū) |
76 |
|
蜈蚣舞(雷州烏石蜈蚣舞) |
湛江市雷州市 |
77 |
|
春牛舞 |
肇慶市懷集縣 |
78 |
三、傳統(tǒng)戲?。?項) |
|
木偶戲 (廣東木偶戲、龍川手擎木偶戲、梅縣提線木偶戲、揭陽鐵枝木偶戲) |
廣東省木偶藝術(shù)劇院有限公司、河源市龍川縣、梅州市梅縣、揭陽市 |
79 |
|
廣東漢劇 |
梅州市大埔縣 |
80 |
|
采茶戲 |
梅州市五華縣 |
81 |
四、傳統(tǒng)美術(shù)(5項) |
|
木雕 |
廣州市海珠區(qū) |
82 |
|
瑤族刺繡(連南瑤族服飾刺繡) |
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 |
83 |
|
鑲嵌(潮州嵌瓷) |
潮州市 |
84 |
|
彩扎 (廣州獅頭、石龍醒獅頭制作技藝) |
廣州市越秀區(qū)、東莞市石龍鎮(zhèn) |
85 |
|
盆景技藝(嶺南盆景藝術(shù)) |
廣州市荔灣區(qū) |
86 |
五、傳統(tǒng)技藝(1項) |
|
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(新會古典家具制作技藝、臺山大江傳統(tǒng)家具制作技藝) |
江門市新會區(qū)、江門市臺山市 |
87 |
六、傳統(tǒng)醫(yī)藥(3項) |
|
采芝林傳統(tǒng)中藥文化 |
廣州市 |
88 |
|
敬修堂傳統(tǒng)中藥文化 |
廣州市 |
89 |
|
太安堂中藥文化 |
汕頭市 |
90 |
七、民俗(4項) |
|
飄色(博美飄色、信宜鎮(zhèn)隆飄色、靖海景屏、番禺水色) |
汕尾市陸豐市、茂名市信宜市、揭陽市惠來縣、廣州市番禺區(qū) |
91 |
|
賽龍舟 (揭陽賽龍舟、龍舟月、中堂龍舟景) |
揭陽市、東莞市萬江區(qū)、東莞市中堂鎮(zhèn) |
92 |
|
茶藝(汕頭工夫茶藝、揭陽工夫茶藝) |
汕頭市揭陽市 |
93 |
|
鑼鼓標旗巡游 |
揭陽市揭東縣 |
來源:廣東省人民政府辦辦公廳-粵府〔2009〕112號
聲明:轉(zhuǎn)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作者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